
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。大岩桐的种子在花后1个月大多能成熟,采收晾干后装在纸袋中,置千燥处保存,其发芽能力可保持1年左右。大岩桐生长期喜温暖、潮湿,忌阳光直射,有一定的抗炎热能力,但夏季宜保持凉爽,23℃左右有利开花,1-10月温度保持在18-23℃;10-翌年1月(休眠期)需要10-12℃,块茎在5℃左右的温度中,也可以安全过冬。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,不喜大水,避免雨水侵入;冬季休眠期则需保持干燥,如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,块茎易腐烂。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。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,但以秋播为好。
3月春播,至7月可以见花,但往往植株较小,花少。秋播宜在9月进行,此时温度适宜,发芽率高,苗生长好,至翌年4~5月开花,植株大而花多。大岩桐种子极为细小,应采用微粒种子播种法。家庭播种可在浅盆中进行,排水要良好,盆底衬瓦片及一些小石子或粗沙,上面是培养土。培养土以泥炭最好,园土次之,过细筛,使土粒细而均匀。将种子撒于土面,由于种子细小往往撒不均匀,可用细沙拌种后再撒,稍压平,让种子与培养土接触良好,然后从盆底浸水,最后用薄膜或玻璃覆盖,放置半遮阳处。在20℃时2~3周内便可出苗,出齐后可去掉覆盖物。
大岩桐可用播种、叶插、枝插和分球茎等方法来进行繁殖。一、分球法 选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老球茎,于秋季或12月至翌年3月先埋于土中浇透水并保持室温22℃进行催芽。当芽长到0.5厘米左右时,将球掘起,用利刀将球茎切成2块至4块,每块上须带有一个芽,切口涂草木灰防止腐烂。每块栽植一盆,即形成一个新植株。